字词 | 礼仪之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礼仪之争 十七、十八世纪时在华天主传教士为尊崇孔子和崇拜祖先是否违反天主教义引起争论。 耶稣会认为应适应中国国情,有条件地容许这种习俗;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则反对。后两会将问题提交罗马教廷。 1645年,传信部根据多明我会所提报告谴责这种中国礼俗,后在听取耶稣会意见后,又于1656年取消这项禁令。欧洲各著名大学都曾参与这一争论。 1700年清圣祖声明祀孔祭祖为中国民俗,不含宗教意义。1704年教皇克雷芒十一世发布通谕,取谛中国礼仪。1706年清廷驱逐反对中国礼仪的传教士,并派耶稣会士去罗马协商。1715年教皇重申禁令,清圣祖以禁令为干涉中国内政之举,遂禁止传教。1742年教皇本尼狄克十四世再次重申禁令,禁止继续就此进行争论。 清廷毫不退让,严禁传教,直至1842年。1939年12月教廷颁布教令,允许中国天主教徒参加祭孔和祭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