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1 ★★★ 01142名

ěr ❶名耳朵。耳聪目明|耳环 →❷名外形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❸名像耳朵一样位置在两侧的。耳房 耳 2 ěr 〈文〉助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而已” “罢了”。想当然耳|直好世俗之乐耳用法说明“耳”作左偏旁时,最后一画横要改写成提(㇀),如“聪” “耻” “取” “聚”。
耳朵;形状、位置像耳朵的东西。常用作语素构成合成词或用于固定词组中。 木~|银~|~房|~门|刺~|逆~|悦~|~鬓厮磨|~闻目睹|~听八方|~闻不如目见|俯首贴~|交头接~|如雷贯~|言犹在~。 【词语】 耳报神 耳边风 耳聪目明 耳光 耳目一新 耳熟 耳提面命 耳语
字源解说
耳,甲骨文 像是被切下的蘑菇状的人类听觉器官的外廓。造字本义:长在人体头部侧边的听觉器官。有的甲骨文 在蘑菇形状 上加两个短竖指事符号,表示用手抓住割下的听觉器官。金文 将甲骨文 的短竖指事符号明确为 (“又”的变形,抓),表示用手抓,因此,“耳” 其实是“取” * 的本字。篆文 有所变形,将金文字形 中的 写成似手非手(抓) 的形象。隶书 基本承续篆文字形 ,有的隶书 严重变形,手形完全消失。 远古战场上,士兵割下死敌的耳朵作为评价战绩的依据,叫作“取”。当“耳” 变成名词后,甲骨文 再加“又”(抓)另造“取”代替。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耳,主聽也。象形。凡耳之屬皆从耳。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耳,负责听音的器官。字形像耳廓形状。所有与耳相关的字,都采用“耳”作边旁。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耳
【同音字】 ě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