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程颐点易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程颐点易洞 位于四川涪陵市北岩钩深堂西侧,系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颐(1033-1107)校点注释《易经》之处。 颐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洛阳人。初不仕,后以司马光等荐为崇政殿说书。政治上反对王安石新政。就学于周敦颐,与兄颢(1032-1085)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 其学说后为朱熹承继发展,形成“程朱学派”。讲学30余年,以“穷理”为旨,门生极多。 著述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等,后人编为《遗书》、《文集》等,收入《二程全书》中。该洞高可7米,宽深各3米许,洞口上方刻有“点易洞”三字。 绍圣二年(1095)程颐被指为元祐党人,削籍贬涪,乃在此点注《易经》。 历时6年,北岩由此闻名。南宋绍兴五年(1135)州牧李瞻始在该处普净院中建程子祠,并塑程颐像以祀,后毁。嘉定元年(1208)州牧范仲武则塑像于洞中,始以“点易洞”为名。 留有“伊洛溯渊源,诚心正意,一代宗师推北宋/涪江汇薮泽,承先启后,千秋俎豆换西川”联语。洞壁“伊洛渊源”等题咏犹清晰可见。 参见 程颐论读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