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空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空灵 中国古代美学术语。 与“充实”相对。指作品不执著于物体实的方面,而是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造成含蓄、闲静、淡远的意境。庄子所谓“虚静”即是一种空灵,认为“虚则静,静则明”,“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天道》)。宗白华认为:“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念,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美学散步》)美感的养成在于心的空灵,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自成境界。 在与求实的关系上,道家的观点是在求空的同时,实亦在其中矣。而儒家则从求实出发,落脚于空灵。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又说:“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谓神。”这里所谓“神”即空灵。中国古典艺术强调“含蓄”“神似”都体现了由实而虚的发展过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