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赤
蒙元时,驿传的称谓。 《元史·兵志四》:“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古人所谓置邮而传命”。 成吉思汗时,蒙古初建驿站。 窝阔台时,制度完善。 入元,推行全国。据《经世大典·站赤》录载,全国驿站多达一千五百余处,并有水陆之别。 陆站用马、牛、驴、狗,有车站、轿站、步站之分;水站用船。驿站由站户服役。各站所置站户及交通工具数额不等,视繁闲而定。驿官有驿令、提领,重要城市与关塞要津设脱脱禾孙(查验官)稽察过往人员。各地驿站归地方官府提调,统隶于通政院、中书兵部。乘驿之人以朝廷颁发金、银字圆符、铺马圣旨、札子为信物。 元后期,管理混乱,站户不堪勒索虐害,逃亡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