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竹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竹黄 中药名。 见《本草纲目》。别名:天竺黄、天竹黄、竹糖。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等因被寄生的竹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冬季采收,砍取竹秆,剖取竹黄,晾干。 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受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为不规则多角形的块状或片状物,表面乳白色、灰白色或灰蓝色相杂。 质轻,松脆,易破碎。断面光亮,稍显粉性,触之有滑感。 吸水力强,置水中有气泡产生,不溶于水。 味甘有凉感,舐之粘舌。 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味甘,性寒,无毒。 入心、肝、胆经。功能清热豁痰,凉心定惊。治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内服:煎汤,3~9克;或入丸、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