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簪根
【概况】: 基源 为百合科玉簪属植物紫萼的干燥根。 原植物 紫萼Hosta ventricosa(Salisb.)Stearn 余项参见“大鱼鳔花”条。 【生药】: 采集 全年可挖根。 【药性】: 性味 甘、苦,平。 ❶ 《贵州民间药物》:“味微甘,性温。” ❷ 《重庆草药》:“味甘、微苦,性温、平。” ❸ 《全国中草药汇编》:“微甘,凉。” 功效 散瘀止痛,解毒。 主治 咽喉肿痛,牙痛,胃痛,血崩,带下,痈疽,瘰疬。 ❶ 《本草品汇精要》:“患骨鲠,取根捣汁,以苇筒吹入喉内有效。” ❷ 《分类草药性》:“治崩症,牙痛。” ❸ 《全国中草药汇编》:“胃痛,跌打损伤,鱼骨鲠喉;外用治蛇虫咬伤,痈肿疔疮。” ❹ 《贵州民间药物》:“理气,止痛。” ❺ 《四川中药志》:“治吐血,咽喉肿,牙龈痛,化骨鲠,敷痈疽,瘰疬,乳肿。” ❻ 《重庆草药》:“治妇女虚弱,红白崩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4g。 使用注意 《全国中草药汇编》:“忌生冷食物。”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贵州民间药物》:“治胃痛:石玉簪根(即紫玉簪根)、红牛膝、牛毛细辛各6g。煎酒服,每日早晚空腹时各服1次。” 单方应用 《江西草药》:“治各种骨卡喉:鲜紫玉簪根6~9g,捣烂,温开水送服。” 食疗 ❶ 《江西草药》:“治跌打损伤:紫玉簪根60g,猪瘦肉60g,水炖,服汤食肉。” ❷ 《陕西草药》:“治红崩白带:紫玉簪根、二百根各30g,炖肉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