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草
【概况】: 异名 地兰花(《四川中药志》),节节烂、桃簪草(《浙江药用植物志》),山海带(《重庆草药》),红竹壳菜(《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 为鸭跖草科水竹叶属植物裸花水竹叶的全草。水竹叶属全世界约50种,中国约18种。 原植物 裸花水竹叶Murdannia nudiflora(L.)Brenan[Tradescantia malabericum L.;Aneilema nudif1orum(L.)Wall.non Brown] 形态 多年生草本。 茎丛生,横卧,肉质,微带紫,多分株,节处生根。 叶互生,肉质;叶鞘被长睫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2~10cm,宽5~10mm,上面深绿色,下面两侧有时具紫色斑点,全缘.边缘带紫色。聚伞花序有花数朵,排成顶生圆锥花序;总苞片线形至披针形;苞片早落;花梗细而挺直,长3~5mm;萼片3枚;花瓣3枚,紫色,能育雄蕊2,不育雄蕊2~4枚。蒴果卵圆状三棱形。种子褐色,有皱纹。 花果期6~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1900页.图762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潮湿的草丛、荒地、林中及沟旁。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云南。印度、缅甸、中南半岛至菲律宾和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季采收全草,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贮藏 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 ❶ 《天宝本草》:“温。” ❷ 《四川中药志》:“甘、淡,平。” ❸ 《全国中草药汇编》:“淡,凉。” 功效 清肺热,消肿毒。 主治 肺热咳嗽吐血,乳痈,肿毒。 ❶ 《天宝本草》:“化痰清火,止血。能清三焦火,去瘀生新。” ❷ 《四川中药志》:“清肺热,行血,消肿毒。治咳嗽吐血。 ” ❸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止咳,治吐血。”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治肺热咳嗽、咳血,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肠炎,疮疖红肿。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四川中药志》:“治乳痈红肿:红毛草、野菊花叶、水苋菜、芙蓉叶、马蹄草。共捣绒包敷患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