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主语代表的若干主体全部施行某一动作或具有某种情状。 义即“一律”、“都”。 ❶ 案十有二寸,枣栗十有二列,诸侯纯九,大夫纯五。(《周礼·考工记·玉人》)——句义:玉案有十二个,枣栗有十二列,诸侯一律用九份,大夫一律有五份。寸:枚。 ❷ 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名。(《后汉书·黄琼传》)——采:从事。 处士纯盗虚名:〔这些〕处士都是盗取虚假名声的。处士: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❸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著红罗绵背裆。 (《古今风谣·隋大业长白山谣》)——知世:了解世事。背裆(dāng):背心。 二、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纯粹和单一。 义即“单纯”、“全部”、“都”、“只”。 ❶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汉书·元帝纪》)——句义:汉朝自来有制度,原本兼用霸道、王道〔治国〕,怎能单纯凭靠德教,采用周朝的政治体制呢?❷ 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 (《汉书·艺文志》)——周诗:指周代的逸诗。 ❸ 庭树纯栽桔,园畦半种茶。(《岑参集·郡斋望江山》) 三、用于形容词前,表示程度之高,义即“极”;用于颜色词前,表示颜色纯一,义即“正”。 ❶ 颍考叔,纯孝也。(《左传·隐公元年》)——纯孝:极孝顺〔的人〕。 ❷ 夏之冠,色纯玄。 (《白虎通·绋冕》)——句义:夏朝的礼冠,颜色正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