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终焉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终焉志 唐·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唐代李延寿《南史·隐逸传下·刘慧斐传》:“慧斐少博学,能属文,起家梁安成王法曹行参军。尝还都,途经寻阳,游于匡山,遇处士张孝秀,相得甚欢,遂有终焉之志。因不仕,居东林寺。 ”又于北山构园一所,号曰离垢园,时人仍谓为离垢先生。 又南朝宋·沈约《宋书·谢灵运传》:“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 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放为娱。有终焉之志。 ” “终焉之志”即隐逸之志,不想再出去做官。后因用为弃官隐居终此一生之语。 唐·杜甫《回棹》:“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元·张鸣善《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山林本是终焉计,用之行舍之藏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