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缠
“[缠]”的繁体字。 《广韵》直连切,平仙,澄。《广韵》持碾切,去线,澄。 ❶ 盘绕;扎束。{唐}{苏颋}《垅上记·古冢铭》:“岸崩得一古冢,藤蔓缠其棺。”{沙汀}《航线》:“那些被压榨得走投无路的人们,头缠红布。”{汉}{班固}《西都赋》:“飑飑纷纷,矰缴相缠。”《百喻经·蛇头尾共争在前喻》:“头果在前,其尾缠树,不能得去。”{宋}{姜夔}《庆宫春》词序:“{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 ❷ 绳索。 《淮南子·道应训》:“臣有所与供儋缠采薪者{九方堙}。”{高诱}注:“缠,索也。” ❸ 纠缠;搅扰。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后汉书·班固传下》:“{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尤事{匈奴}。”{晋}{陶潜}《岁暮和张常侍》:“民生鲜常在,矧伊愁苦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有一个泼皮子弟深知他行径,佯爲不晓,故意来缠。”{曹禺}《雷雨》第三幕:“你别再缠我好不好?” ❹ 招惹;应付。《红楼梦》第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那一位是好缠的?”{丁玲}《母亲》二:“看大姑妈,没有东西还不回来,就怕我好吃,不好缠呢。 ” ❺ 通“[躔]”。践历。 《汉书·王莽传中》:“以{始建国}八年,岁缠星纪,在{雒阳}之都。”{颜师古}注:“缠,践历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三》:“虽麤依县地,缉综所缠,亦未必一得其实也。”{清}{李厚庵}《赠陈梦雷》诗:“风尘忽造次,灾星缠斗牛。” ❻ 佛教语。烦恼之异名。《大乘义章》卷五:“所言障者,随义不同,乃有多种。或名烦恼……或名爲缠。 ” ❼ 姓。《通志·氏族五》:“{缠氏},《艺文志》:‘{缠子}著书。’” 上一篇:继亲 下一篇:缠扰 >"缠达缠达
北宋说唱艺术的一种。为唱赚的早期形式。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唱赚在京师日,有缠令、缠达:有引子、尾声为缠令;引子后以两腔互迎,循环间用者为缠达。”近人王国维所撰《宋元戏曲考》则以为北宋初的“传踏”(即转踏)到北宋末即演变为缠令、缠达。“缠达之音,与传踏同,其为一物无疑也。”实则转踏以一诗一词相间,且前有“勾队词”,后有“放队词”。缠达以两种词调交替使用,有引子而无尾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