缮性
《庄子》篇名,取篇首2字为题。 缮性,修治天性之义,正是本篇所极力反对的。文中列举几种类型人物,说明丧失天性的可悲。 用世俗的学问来修治本性,用世俗的思想来迷乱情欲,是蔽塞愚昧的人。 沉陷于物欲之中,在世俗中迷失本性,是本末倒置的人。应该用智慧涵养恬静,每个人保持自己的德行,不施加给别人。一旦想用自身的德去涵盖一切,把它变成普遍性的东西,天性也就丧失了。 文中把由原始到文明的历史,说成人的自然天性逐渐丧失损坏的过程,最后达到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开头一段调合仁义礼乐与德理的关系,把仁义礼乐置于德理的统辖之下。 对于亦隐亦见的存身之道,也有明确的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