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减
❶ 损耗减少。 《三国志·魏志·杜畿传》:“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少耗减。”《明史·黄泽传》:“{泽}奏{金华}﹑{台州}户口较{洪武}时耗减﹐而岁造弓如旧﹐ 减免。 ”《汉书·高帝纪下》:“会天下诛{秦}﹐{南海}尉{它}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魏书·高闾传》:“自中原崩否﹐天下幅裂﹐海内未一﹐民户耗减﹐国用不充﹐俸禄遂废。” ❷ 谓疲惫﹐不足。《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八年》:“春﹐正月﹐上疾小瘳;丁巳﹐御{太和殿}﹐见近臣﹐然神识耗减﹐不能复故。”{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先太仆》:“神色耗减﹐精气消亡。”{宋}{朱熹}《答陆象山》:“{熹}衰病日侵﹐去年灾患亦不少﹐比来病躯方似略可支吾﹐然精神耗减﹐日甚一日﹐恐终非能久于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