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语气词 一、用于陈述句末,表示仅限语气。 句中多有表示仅限的副词“直”、“唯”、“但”等与之前后照应。义即“而已”、“罢了”。 ❶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直:只是。 ❷ 天子诸侯所亲者唯长子母弟耳。天王杀其弟佞夫,甚之也。(《谷梁传·襄公三十年》)——句义:天子、诸侯所亲近的也只是自己的长子和同母兄弟而已。现在周天子却杀死了他的弟弟佞夫,太过分了。 ❸ 以三年事之犹未足也,直无由进之耳。 (《荀子·礼论》)——句义:用三年时间为国君服丧还是显得不足,只是无法再延长时间罢了。 ❹ 巴人相传云:百五十年来如此,似在陈、隋之间,但不知的年号耳。(《玄怪录·巴邛人》)——句义:巴郡人相传说:一百五十年来都这样,大约在陈、隋两朝之间,只是不知道确切的年号罢了。 二、用于陈述句末,表示肯定或判断语气。 ❶ 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荀子·天论》)——日进:天天进步。 相县:相悬殊,相差。县“通“悬”。 ❷ 彼即肆然而为帝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不愿为之民也。(《资治通鉴·周纪·赧王五十七年》)——句义:秦王若敢狂妄地称帝于天下的话,那我鲁仲连只有赴东海而死,不愿作秦王的子民。 ❸ 屈原有云:“鲧悻直以忘身。”则鲧盖刚而犯上者耳。(《苏轼文集·尧不诛四凶》)——悻(xìng)直以忘身:耿直而不顾个人安危。盖:大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