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胃阴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胃阴虚 内科病证名。 又称胃阴不足。指胃的阴液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见《类证治裁·脾胃》,《温病条辨·中焦篇》:“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益胃汤主之。”“病后肌肤枯燥,小便溺管痛,或微燥咳,或不思食,皆胃阴虚也,与益胃五汁辈。”多由胃热日久,热邪伤阴;木郁克土,肝热灼伤胃津,母病及子,心火过盛,胃阴受损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不思饮食或饮食减少,饥而不食,口咽干燥,大便燥,心烦低热,或见嘈杂,干呕,或吞咽不利,食后胸膈不适,舌红少苔、或舌光、干绛,脉细数。 治宜养阴益胃,方选益胃汤加味、沙参麦冬饮加减。《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知饥少纳,胃阴伤也。麦冬、石斛、桑叶、茯神、蔗浆。 ”见胃痛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