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骨出
骨伤科病名。 即髋关节脱臼。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又名大腿根出臼、臀骱骨出、臀骱脱臼、大腿骨骱脱、环跳骨出臼、环跳骨脱出、胯骨骱脱臼。 因跌仆、坠闪所致。 患处肿胀、疼痛、活动障碍。临床有前脱位、后脱位和中心性脱位之分,以后脱位为多见。后脱位又称臀上出、足短、出向外、患肢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患肢较对侧短缩,粘膝征(伤侧膝部靠在对侧大腿上)阳性。前脱位又称档内出、足长形、出向内,患肢呈外展、外旋畸形,患肢外形较对侧增长,于腹股沟处可触及股骨头,粘膝征(伤侧膝部不能靠在对侧大腿上)阴性。 中心性脱位,患肢缩短,大转子内移(若股骨头移位不多者,则不明显)。X线摄片有助确诊。手法复位:若为后脱位,可选用屈髋拔伸法、回旋法、拔伸足蹬法、俯卧下垂法等。若为前脱位,宜用屈髋拔伸法、反回旋法、拔伸足蹬法。 中心性脱位,主要采用持续股骨髁上牵引等。施行上述手法前,如有条件可选择全麻、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以减轻病人痛苦。复位后给予牵引或夹板、沙袋固定。注意加强功能锻炼。 药物治疗初宜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法,内服舒筋活血汤,外敷消肿散、双柏散或活血散。中后期则重在补益气血、强筋壮骨,内服生血补髓汤、补肾壮筋汤、虎潜丸等,外敷接骨续筋药膏或舒筋活络药膏。 解除固定后可用海桐皮汤或下肢损伤洗方等煎汤熏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