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脾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脾遗 病名。 指因脾病而精遗者。《医宗必读》卷9:“脾病而遗者,色黄内消,四肢懈惰。”《景岳全书·遗精》:“遗精之证,……有值劳倦即遗者,此筋力不胜,肝脾之气弱也;有因心思索过度辄遗者,中气有不足,心脾之虚陷也;有因湿热下流,或相火妄动而遗者,此脾肾之火不清也,”《类证治裁·遗泄》:遗精“有思虑积劳,郁损脾气者,宜舒养脾营;亦有脾虚下陷者,……有因醇酒厚味,酿成脾胃湿热,留伏阴中,而为梦泄者。”因脾病而遗精者,多因脾气虚损,不能固秘精液,可伴有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无华、倦怠乏力,嗜卧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治宜健脾益气,固精止遗。方选补中益气汤、聚精丸、金锁固精丸、水陆二仙丹等方。 见遗精、五脏遗精各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