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自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自知 《吕氏春秋·不苟论》第3篇篇名。 “自知”就是自己了解自己的过失,主要论述君主自己知道自己的过失。作者认为,一般人要做到自知很难,君主要做到自知就更难。 而能否做到自知又是国家存亡安危的关键,“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君主怎样才能做到自知呢?文章提出“入主欲自知,则必直士”,就是一定要靠正直之士来纠正君主的过失,因为“直士”就像准绳可以测量是否平直、规矩可以测量是否方圆一样,可以矫正君主的过失。 君主要做到自知并不容易,直言之士在向君主进谏时也应注意方式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