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莠不齐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好苗和野草混杂在一起。比喻好人和坏人都有,混在一起。良:善良,指好人。 莠:狗尾草,比喻坏人。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六八回:“无如族人甚众,良莠不齐,每每心怀异志,祸起萧墙。” [功能、例句] ❶ 作分句。舒展《致新秃青年上帝的女友》:“它们的合成,几乎都离不开化学药剂。行家与半吊子都挤在这个领域,良莠不齐,伏劣难辨。 ❷ 作主谓短语的谓语。茅盾《清明前后》四幕:“你对那巡长说,难民们良莠不齐,要是发生了什么事,他这巡长可担当得起吗?” [附条] ❶ “良莠不一”。 《李自成》一卷六章。 ❷ “良莠不分”。 《清史稿·吴杰传》。 [同义] 泥沙俱下 鱼龙混杂 [反义] 泾渭分明 [辨误] 莠,不读xi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