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花
【概况】: 基源 为芭蕉科芭蕉属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 原植物 芭蕉Musa basjoo Sieb.et Zucc. 余项参见“芭蕉根”条。 【药性】: 性味 甘、淡、微辛,凉。 ❶ 《滇南本草》:“温,酸、咸。” ❷ 《江西草药》:“凉,淡。” ❸ 《贵州草药》:“寒,甘、微辛。” 功效 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 主治 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妇女经行不畅。 ❶ 《日华子本草》:“治心痹痛。” ❷ 《滇南本草》:“暖胃,散痰,软坚。治寒痰停胃,呕吐恶心,吞酸吐酸。 ” ❸ 《分类草药性》:“治头眩昏,气痛,散血。” ❹ 《岭南采药录》:“治红白痢,能通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烧存性研末。。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日华子本草》:“治心痹痛:芭蕉花烧存性,研,盐汤点服6g。” ❷ 《滇南本草》:“治反胃吐呃饮食酸痰,胃、腹疼痛,胸膈饱胀:芭蕉花6g。水煎,点水酒服。 忌食羊、生冷、蛋、蒜。 ” ❸ 《贵州草药》:“治胃痛:芭蕉花、花椒树上寄生茶各15g。煨水服,1日2次。” 食疗 ❶ 《江西草药》:“治心绞痛:芭蕉花250g,猪心1个。水炖服。” ❷ 《江西草药》:“治肺痨:芭蕉花60g.猪肺250g。水炖、服汤食肺,每日1剂。” ❸ 《湖南药物志》:“治怔忡不安:芭蕉花一朵,煮猪心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