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花鼓灯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花鼓灯舞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 流传于淮河两岸,以怀远、凤台最为盛行,且形成风格各异的两大流派。表演时,拿岔伞的男角称“伞头”,是整个演出的指挥者。 其余男角称“鼓架子”,挎鼓或打鼓(多挎鼓而舞),能做各种动作,如跃、打、滚、翻等。 女角称“兰花”,以扇、巾等为道具,舞步轻捷欢快。 演出的程度上有灯场(由鼓架子顶著兰花绕场起舞,做出较高难度的动作);舞岔伞(文伞和武伞);引场(伞头引鼓架子和兰花出场);大场;花场;盘鼓(地盘鼓、中盘鼓、上盘鼓);后场(一般是小型歌舞剧)。伴奏乐器主要是花鼓、大锣、大钹、小锣、小钹、二胡、三弦和琵琶等。其音乐俗称花鼓点。现在有的花鼓灯已搬上舞台,也有以此形式演出的大型歌舞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