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苇 【释义】: 芦苇。 《卫风·河广》一章:“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毛《传》:“杭,渡也。”郑《笺》:“谁渭河水广,与一苇加之,则可以渡之,喻狭也。”《豳风·七月》三章:“七月流火,八月萑苇。”毛《传》:“火,大火也。流,下也。 ”郑《笺》:“大火者,寒暑之候也。”萑,长成后的蒹。 苇,长成后的葭。《尔雅·释草》郭璞注:“即今芦也,又云葭芦,苇也。”《小雅·小弁》四章:“有漼者渊,萑苇淠淠。”淮,水深貌。 毛《传》:“淠淠,众也。”《本草纲目》李时珍〔释名〕:“芦,苇,葭。按《毛苌诗疏》云:苇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芦,长成曰苇。”〔集解〕:“芦有数种:其长丈许中空皮薄色白者,葭也,芦也,苇也。短小于苇而中空皮厚色青苍者,菼也, 皆以初生,已成得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