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苇 “[苇]”的繁体字。 《广韵》于鬼切,上尾,云。 《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八月萑苇。”{孔颖达}疏:“初生爲葭, 长大爲芦, 成则名爲苇。”{唐}{郑谷}《长安夜坐寄怀湖外嵇处士》诗:“遥思{洞庭}上, 苇露滴渔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芦》〔集解〕引{苏颂}曰:“北人以苇与芦爲二物, 水旁下湿所生者皆名苇。其细不及指大, 人家池圃所植者皆名芦。其干差大, 深碧色者, 谓之碧芦, 亦难得。然则芦苇皆可通用矣。”《红楼梦》第七九回:“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 也都觉摇摇落落, 似有追忆故人之态。” 参见“[苇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