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降气汤
【方源】: 《准绳·类方》卷二。 【组成】: 紫苏子(炒) 半夏(汤泡)各二钱半 前胡(去芦) 甘草(炙) 厚朴(去皮,姜制炒) 陈皮(去白)各一钱 川当归(去芦)一钱半 沉香七分 【用法】: 水二钟,加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候服。 【主治】: 上盛下虚,气滞痰壅,咳嗽,喘急,头痛,胃脘痛。 ❶ 《准绳·类方》: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胸膈噎塞,并久年肺气。 ❷ 《症因脉治》:内伤胃脘痛,气滞而痛者,脉沉。 ❸ 《嵩崖尊生》:怒气头痛。 ❹ 《杂病源流犀烛》:气嗽,七气积伤成咳,上气喘急,痰涎凝结,或如败絮,或如梅核,其脉浮洪滑数。气厥,暴怒伤阴,四肢冰冷,卒然而仆,口出冷气,其脉必浮。气秘。气滞痢。 ❺ 《医醇剩义》:呕血。 ❻ 《医学金针》:吐泻。 【加减】: 虚冷人加桂五分、黄耆一钱。 【方论选录】: 《血证论》:气即水也,水凝则为痰,水泛则为饮,痰饮留滞,则气阻而为喘咳。苏子、生姜、半夏、前胡、陈皮宣除痰饮,痰饮去而气自顺矣。然气以血为家,喘则流荡而忘返,故用当归以补血;喘则气急,故用甘草以缓其急;出气者肺也,纳气者肾也,故用沉香之纳气入肾,或肉桂之引火归元为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