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头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概况】: 基源 为蓼科荞麦属植物苦荞麦的根或根茎。 原植物 苦荞麦Fagopyrum tatanctim Gaertn. 余项参见“苦荞麦”条。 【生药】: 采集 8~10月采挖根及根茎。 【化学】: 含芸香甙等黄酮化合物。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95 【药性】: 性味 甘、苦,平。 ❶ 《纲目》:“甘、苦,温。有小毒。 ” ❷ 《贵阳民间药草》:“涩,平。” ❸ 《贵州草药》:“平,苦。” 功效 健胃顺气,除湿止痛。 主治 胃痛,消化不良.痢疾,劳伤,腰腿痛。 ❶ 《贵州民间方药集》:“健胃顺气,祛风除痰。治狂犬咬伤;外治恶疮,虫、蚊咬伤。” ❷ 《内蒙古中草药》:“除湿止痛,解毒消肿,健胃。治跌打损伤,腰腿疼痛,疮痈肿毒,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浸酒或研末。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纲目》:“多食伤胃,发风动气,能发诸病,黄疾人尤当禁之。”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朱砂莲,治痢疾。 ❷ 配黑竹根、抱石莲,治狂犬病。 ❸ 配臭牡丹,治小儿疳积。 ❹ 配香樟皮,治胃病。 方选和验方 ❶ 《贵阳民间草药》:“治胃病:苦荞头18g,香樟根皮9g。共研末和匀。每服3g,日3服,饭前开水送服。” ❷ 《贵阳民间草药》:“治积滞、饱胀:苦荞头6~9g,胡桃肉适量。同嚼服。” ❸ 《贵阳民间草药》:“治痢疾:苦荞头15g,朱砂莲6g。煎水服。” ❹ 《贵州民间药物》:“治狂犬病:苦荞头30g,抱石莲30g,黑竹根15g。煎水服。 ” ❺ 《贵阳民间草药》:“治食积饱胀:苦荞头15g,朱砂莲6g,黄藜根15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❶ 《贵州民间药物》:“治胃病:苦荞头根9~15g。水煎服。 ” ❷ 《内蒙古中草药》:“治腰病:野荞麦根茎15g,水煎服,并煎汤熏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