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茎叶
【概况】: 异名 茴香菜(《千金·食治》),草茴香(《本经逢原》),香丝菜(《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 为伞形科茴香属植物茴香的茎、叶。 原植物 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 余项参见“茴香”条。。 【化学】: 叶含α-,β-蒎烯、莰烯、月桂烯、柠檬烯、γ-松油烯、爱草脑、茴香脑、茴香醛、反式茴香脑等挥发油成分。 参考文献 植物学报 1991;33(1)∶82 【药性】: 性味 甘、辛,温。 ❶ 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辛,温。” ❷ 《中医大辞典》:“甘、辛,温。” 功效 祛风,顺气,止痛,消肿,透疹。 主治 痧气,疝气,麻疹不透,痈肿。 ❶ 《药性论》:“卒恶心腹中不安,煮食之即瘥。” ❷ 《千金·食治》:“主霍乱,辟热,除口气。” ❸ 《动植物民间药》:“祛风,解热。” ❹ 《南京民间药草》:“煎服,顺气发汗;泡酒,治小肠气。” ❺ 《中医大辞典》:“透疹,顺气,消肿。治麻疹不透,疝气,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捣汁或浸酒。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贵州草药》:“治肾虚耳鸣:茴香叶适量,捣绒取汁,滴耳心。(右耳鸣滴左耳心,左耳鸣滴右耳心。)” ❷ 《本草图经》:“治恶毒痈肿,或连阴髀痛,牵入少腹痛不可忍:茴香叶捣汁80ml服之,日三四服。 其渣贴肿上。” ❸ 《食疗本草》:“治卒肾气冲胁,如刀刺痛,喘息不得,或治小肠气痛:茴香茎叶,捣汁40ml,热酒调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