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枝叶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 基源 为豆科落花生属植物落花生的茎枝和叶子。 原植物 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 余项参见“落花生”条。 【化学】: 地上部分含有多种挥发性成分:有戊-1-烯-3-醇、正己醇、芳樟醇(Linalool)、α-松油醇(α-Terpineol)、牻牛儿醇(Geraniol)。 叶含有酚性酸,如绿原酸、反式和顺式咖啡酸等[2]。根含大豆皂甙I(Soyasaponin I),水解得鼠李糖、半乳糖、葡糖醛酸及甙元大豆皂甙醇B(Soyasapogenol B)[3]。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323 [2] CA 1984;101:148032m [3] CA 1985;102:201211t。【药性】: 主治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失眠。” ❷ 《新华本草纲要》:“茎叶:外洗治盗汗。” ❸ 《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敷伤处。” ❹ 《滇南本草图说》:“治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治失眠,鲜叶60g,浓煎成15~20ml,睡前服。外用:鲜叶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辽宁医学杂志 1960;(4):“治失眠:鲜花生叶40g(干叶30g),制成200ml煎剂,早、晚2次分服。” ❷ 湖南医药研究所《中草药资料汇编》:“治高血压:干花生叶按常规制成浸膏片,每日3次,每次3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