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瞶登于淸府兮,咎弃而在壄。
【集校】: 洪兴祖:蒯瞶登于淸府兮,咎 弃而在壄。 校语:一作弃于壄外。一作外野。 黄省曾:蒯瞶登于淸府兮,咎 弃于壄外。校语:一作弃而在野。 明繙宋本:蒯聩登于淸府兮,咎 弃而在壄。校语:一元弃于壄外。 一作外野。[按,“元”应爲“作”或“云”。 ] 朱多煃:蒯瞶登于淸府兮,咎 于壄外。校语:一作 而在野。 庄允益:同朱本。 徐仁甫:野与圉韵,据王逸注知原本作“弃于外壄”。 今本作“壄外”,误倒。当据王注乙转。 。【集释】: 王逸:蒯瞶,卫灵公太子也,不顺其亲,欲害其后母。 清府,犹清庙也。言使蒯瞶无义之人,登于清庙而执纲纪,放 圣人咎繇于外野,政必乱身危殆也。 王念孙:邵公、咎繇,皆古之贤臣,而卫 聩与乌获,行不相类。 聩,谓赵之 聩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曰:“司马氏在赵者,以搏劒论显, 聩其后也。”《汉书·司马迁传》与此同。 如淳曰:“《刺客传》之 聩也。”《淮南·主术篇》曰:“故握劒锋以,(今本此下脱一字,下虽字譌作离。)虽北宫子司马 蒉,不便应敌。(蒉,与聩通。 高注曰,司马 蒉在赵,以善击剑闻。)操其觚,招其末,其庸人能以制胜。 今使乌获藉蕃从后牵牛尾,尾絶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然则赵之 聩,以搏劒闻故,与乌获竝举之。《淮南》称北宫子 聩,而并及于乌获藉蕃,可以互证矣。自乌获以下四句,皆谓贵武士而贱贤臣也。 王泗原:清府犹言明堂,清是美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