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草
【名称出处】:《中药大辞典》 【概况】: 异名 龙须草(《拉汉药用植物名称和检索手册》)。 基源 为禾本科拟金茅属植物拟金茅的根及全草。 原植物 拟金茅Eulaliopsis binata(Retz.)C.B.Hubb.(Andropogon binatum Retz.) 形态 多年生小草。秆高40~70cm。基部叶鞘密生白色长绒毛;叶条狭条形,宽1~3mm,卷折呈针状。 总状花序2~4枚,呈指状排列,密生淡黄褐色绒毛;穗轴逐节脱落,节间与小穗柄具长纤毛;小穗成对,均结实且同形;无柄小穗长4.5~8mm,中部以下生乳黄色或棕黄色长柔毛;第1颖边缘稍内卷,顶端钝或有2、3不规则的裂齿;第2颖有短芒;第2外稃的裂齿间伸出一稍弯曲的芒。(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188页.图7205)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分布于中国华中、西南、陕西、台湾。印度、阿富汗、菲律宾也有。 。【生药】: 采集 春、夏季采收根茎,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晒干。 【药性】: 性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淡,平。” 功效 清热消炎,平肝明目,止血,行气,破血。 主治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感冒,肝炎,小儿肺炎,乳腺炎,荨麻疹,外伤出血。” ❷ 《四川中药志》:“治妇女痨病,经停,潮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重庆草药》:“治痨病经停:蓑草根60g,红子根500g,红藤120g,小血藤根30g,茜草根60g,百节藕120g。炖五花肉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