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蕡
《广韵》符分切,平文,奉。 ❶ 草木果实繁盛硕大貌。《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俞樾}《群经平议·毛诗一》:“蕡者,大也。‘有蕡其实’,言其实之大也。 ”{晋}{左思}《蜀都赋》:“緫茎柅柅,裛叶蓁蓁,蕡实时味,王公羞焉。”{唐}{贺知章}《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瓮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❷ 通“[棼]”。扰乱。 《墨子·天志下》:“今天下之诸侯,将犹皆侵凌攻伐兼并,此爲杀一不辜人者数千万矣……而自曰义也。故{子墨子}言曰:‘是蕡我者。’”{孙诒让}间诂:“‘蕡’读若‘治丝而棼之’之‘棼’;‘我’当爲‘义’。‘棼’亦与‘纷’同。 《尚同中》篇云‘本无有敢纷天子之教者’,与此文例略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