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心
❶ 惑乱心志。 《新唐书·刘蕡传》:“锦绣雕镂不蓄于私﹐则无蕩心之巧矣。”《宋史·范祖禹传》:“今即吉方始﹐服御一新﹐奢俭之端﹐皆由此起。凡可以蕩心悦目者﹐不宜有加于旧。”{宋}{欧阳修}《南省试策》之一:“奇技淫巧之蕩心﹐鬻良杂苦之牟利﹐安于所习﹐未足敦风。” ❷ 放浪恣纵之心。{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汝弟蕩心不死﹐故授僞金以挫折之﹐今度已在缧絏中矣。” ❸ 惊心。{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诗本性情﹐当以性情爲主。奇警者﹐犹第在词句间争难鬭险﹐使人蕩心骇目﹐不敢逼视﹐而意味或少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