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藉★★★ 02752名

jí ❶动〈文〉践踏;凌辱。 ○❷形盛多;杂乱。狼藉 ○❸名姓。用法说明㊀“藉”读 jiè,用于凭借、假托的意义时,是“借”的繁体字;读 jí 用于以上意义和读 jiè 用于垫子、垫等意义时,不能简化为“借”。㊁跟“籍”不同。另见jiè;jiè“借”。 藉jiè ❶名〈文〉垫子。草藉 →❷动〈文〉垫;衬。枕藉|藉茅(用茅草垫着)。 ○❸见“慰藉”。 ○❹见“蕴藉”。 另见jí;jiè“借”。
字源解说 耤,甲骨文 = (人,农人)+ (又,抓握)+ (耒,犁耙)+ (止,脚),表示农人手扶犁耙,耕地匀田。金文 像一个人双扶犁耕地 ,并加 (波浪)、 (牛拉的匀田踏板),表示耕夫踩在牛拉的匀田器械上,在水田里匀田激起水浪。篆文 误将金文双手扶犁的样子 写成 (耒),并误将 写成 “昔” 。当“耤”作为单纯字件(表示踩踏)后,篆文 加 (艸,草)组成会义兼形声字“藉”代替,造字本义:古代供人祭拜时站、跪的草垫。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藉,祭藉也。一曰艸不編,狼藉。从艸,耤聲。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藉,祭祀跪拜时用的草垫。一种说法认为,“藉”是草料不加整编,狼藉的样子。字形采用“艸”作边旁,“耤”是声旁。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耤
【同音字】 jí ji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