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虎★★★ 01343名

hǔ ❶名哺乳动物,毛淡黄色或褐色,有黑色横纹,前额有像“王”字形的斑纹。性凶猛,夜间出来捕食猪、鹿、獐、羚羊等动物,有时也伤人。通称老虎。属国家保护动物。 →❷形比喻威武勇猛。一员虎将|虎头虎脑 →❸动脸上露出凶狠或严厉的表情。虎着脸|虎起脸 ○❹名姓。用法说明右下是“几”,不是“儿”。另见hù。 虎hù 虎不拉hùbulǎ 名某些地区指伯劳。另见hǔ。
一种哺乳动物。通称“老虎”。常作主语、宾语。 ~是一种珍贵动物|武松打~。 【词语】 虎背熊腰 虎彪彪 虎符 虎将 虎劲 虎踞龙盘 虎口 虎口拔牙 虎头虎脑 虎威 虎穴
字源解说 虎,甲骨文 像大口、长足、纹身的猛兽。有的甲骨文 夸大兽口形象,略去兽身的斑纹。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突出两只利爪 。籀文“ ” 将金文的 写成两个“匕” ,同时加“勿” ,强调虎的“杀戮”本性。篆文 将金文字形底部的尾形写成“人” ,表示虎是会袭击人类的猛兽。造字本义:会袭击人类的山中兽王。隶书 承续金文字形,空出利爪的倒“止”形 。楷书 则将篆文的“人”形 写成“几”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虎,山獸之君。从虍,虎足象人足。象形。凡虎之屬皆从虎。虝,古文虎。 ,亦古文虎。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虎,山林的兽中之王。字形采用“虍”作边旁,虎足象人足。象形。所有与虎相关的字,都采用“虎”作边旁。虝,是古文写法的“虎”。 ,这也是古文写法的“虎”。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虍
【同音字】 hǔ 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