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壳
【概况】: 基源 为方蟹科绒螯蟹属动物中华绒螯蟹的甲壳。 原动物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H.MilneEdwards) 余项参见“蟹爪”条。 【药性】: 性味 《千金·食治》:“味酸,寒。有毒。” 功效 破瘀消积,攻毒散风。 主治 瘀血积滞,胁痛,腹痈、乳痈,冻疮。 ❶ 《纲目》:“烧存性,蜜调,涂冻疮及蜂虿伤;酒服,治妇人儿枕痛及血崩腹痛,消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煅存性,研末。外用:烧灰调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本经逢原》:“治蓄血发黄,胸胁结痛而不浮肿者:蟹壳煅存性,黑糖调,无灰酒送下11g。” ❷ 《本经逢原》:“治妇人乳痈硬肿:蟹壳灰酒服1服。” ❸ 《证治要诀》:“治血崩甚而腹痛:蟹壳烧存性,米饮下。” ❹ 《证治要诀》:“治蜂虿螯伤:蟹壳烧存性,蜜调涂之。” ❺ 《摘玄方》:“熏辟壁虱:蟹壳烧烟熏之。” ❻ 人民军医 1983;(6):“治软组织、关节的挫伤、扭伤:蟹壳15g,龙骨、土鳖虫、羌活、菖蒲各12g,升麻、红花、白芷、防风、没药、制马钱子各25g,当归、乳香各100g。同研细末,酒调糊状敷于患处,厚约0.3~0.5cm,外用防潮纸绷带包扎,每日更换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