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义桓嫠
《后汉书·列女传·刘长卿妻》:“沛刘长卿妻者,同郡桓鸾之女也。……生一男五岁而长卿卒,妻防远嫌疑,不肯归宁。儿年十五,晚又夭殁。 妻虑不免,乃豫刑其耳以自誓。 宗妇相与愍之,共谓曰:‘若家殊无它意;假令有之,犹可因姑姊妹以表其诚,何贵义轻身之甚哉!’对曰:‘昔我先君五更(年老致仕富有经验的人),学为儒宗,尊为帝师。 五更以来,历代不替,男以忠孝显,女以贞顺称。《诗》云:“无忝尔祖,聿修厥德。”(注:《诗经·大雅·文王》原作“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忝,辱,有愧于。意为:不要辱没你们的祖先,于是进修你们的品德)是以豫自刑剪,以明我情。 ’沛相王吉上奏高行,显其门闾,号曰‘行义桓釐’(同嫠)。 ” 汉·刘长卿妻早寡,后儿子又夭亡,为了表明守节不嫁之志,便将自己的耳朵割下。 后因用为妇女守封建节操之典。 清·李晖吉、徐灒《龙文鞭影二集》上卷:“怀清巴妇,行义桓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