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安事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安事变 (1)也称“双十二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为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在西安发生的事变。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第十七路军赞同停止内战,并向蒋提出联共抗日的建议,蒋拒绝接受,并亲自督战,迫使张、杨“剿共”。1936年12月12日,张、杨扣留蒋介石于陕西临潼华清池,并提出八项主张通电全国。同时邀请中共中央派代表团到西安,共商国计。中共中央委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去西安谈判。经过共同努力,迫使蒋介石于24日接受联共抗日条件。25日张学良送蒋回南京。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条件。(2)故事影片。西安电影制片厂1981年制作。编剧:郑重、成荫。导演:成荫。影片分上下集。描写1935年前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蒋介石却强令张学良“剿共”。蒋介石到西安督察。张学良、杨虎城多次“苦谏”,都遭拒绝,促使张、杨实行了“兵谏”,爆发了闻名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后,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应张、杨之邀飞抵西安调停,迫使蒋介石接受了抗日救国的八项主张。此片获文化部1981年优秀影片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