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视觉双重学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视觉双重学说 亦称“双重作用说”、“双视觉理论”。 视觉理论的一种。德国解剖学家M.舒尔茨研究发现,夜间活动的动物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占有绝对多的数量,日间活动的动物具有更多的视锥细胞。 德国生理学家J.V.克里斯1894年正式提出。 该理论认为,视网膜中有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两类受体细胞。视杆细胞在微光条件下起作用;视锥细胞在明亮或强光视觉中起作用。实验表明,视锥细胞由单个的神经元点对点地联结在一起,由于视锥细胞在中央窝或眼的中心部位数量最多,而成为最清晰的强光视觉中心。 中央窝以外视杆细胞逐渐增多,汇聚为几个神经节细胞。这使得视锥细胞更适于细微空间辨别和颜色视觉;视杆细胞更适于微弱刺激下的视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