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集校】: 洪兴祖: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校语:譅,一作歰,《释文》作“譅”,并所立切。《集韵》作“ ”,口不能言也,通作“歰”。彊,一作强。 黄省曾:同洪本。 校语:彊,一作强。 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朱多煃:同洪本。 校语同黄本。 庄允益:同洪本。 刘师培:慧琳《音义》五十四引“譅”作“歰”。 王泗原:言语讷歰兮,又无彊辅。 校语:歰,色立切(《缉韵》),《説文》“不滑也”,滞譅。今写“涩”,俗写“澁”。 。【集释】: 王逸:出口爲言,相答曰语。 讷者,钝也。譅者,难也。言己质性忠信,不能巧利辞令,言语讷钝,复无彊友党辅,以保达己志也。 黄寿祺:讷譅,即口齿不灵利。 强辅,强有力的辅助,指有势力的朋党。 王泗原:讷,内骨切(没韵),《説文》“言难也”,説话不敏给,不流利。 歰,色立切(缉韵),《説文》“不滑也”,滞涩。辅,名词。 彊,作定语。 潘啸龙:讷譅(nèsè呢色),指説话不流畅。 讷,语迟钝;譅,言不畅。按:司马迁《屈原列传》称屈原“娴于辞令”,显然不是不善言辞或口吃者。 此当按屈原诗中自述的好“謇謇”直谏,不喜讨好、掩饰。 汤炳正:当时《史记》尚未问世,东方朔此言,盖因误读《怀沙》“文质疏内”而来,故与《史记》“嫺于辞令”之説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