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价
制定商品价格的过程。 在我国,商品价格制订的主要依据是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利润、税金以及市场供求、同类产品的比价等有关因素。 企业订价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❶ 产品成本。包括产品的原料、工资、制造费用及管理费用的总和,是构成产品价格最主要的因素。 ❷ 市场供需情况。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就降低:反之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就上升。 ❸ 经济的变动情况。经济繁荣时物价通常增高,萧条时物价可能降低。 ❹ 竞争独占和购买者负担能力。 在市场竞争剧烈情况下,物价常有接近成本的趋势。在市场独占情况下,则会以最大利润为依据,以高经济收入消费者为主要销售对象,订价可高些;反之一般经济收入的消费者订价宜低。 ❺ 预期利润。即货物售出后预计可获得的利润,是最主要的因素。 ❻ 产品销售费用和商品性质。因推销产品而支出的各项费用,如销售人员工资、广告费、运输费等。凡不易储存保管的商品,如农产品等易变质、腐烂或式样经常变换的服装装饰品等,需适应季节性变化,变动其价格(即浮动价格);凡属坚固耐用或不必顾虑保管困难和变质的产品,其价格变动较缓。 ❼ 产品质量和信誉。 品质优良,信誉高的产品,价格高些,反之则低些。 ❽ 销售方式。 如零售价格宜稳定,批发价格宜具有弹性。 ❾ 国家的政策。 生活必需品如大米、面粉、煤、盐等,订价时要坚决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 ❿ 有关商品比价、差价及邻区价格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