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焉不详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话说得不详细。焉:古汉语助词。 [出处] 唐·韩愈《原道》:“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循吏》:“吾乡省府志,所论列亦寥寥,未免语焉不详,无以风动来者矣。”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❷ 作定语。叶圣陶《苦辛》:“难得往还的书信里‘语焉不详’的消息,也可以尽量互倾。” [附条] “语焉既详”。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秋品曲》。 [同义] 挂一漏万 东鳞西爪 [反义] 面面俱到 原原本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