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财政体制改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财政体制改革 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所经历的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这一变革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统收统支体制向分级管理体制的转变。1951年,政务院颁发《关于1951年财政收支划分的决定》,把国家财政分为中央一级、大行政区一级、省(市)一级三级财政,中央一级为中央财政,其余为地方财政;实行分级管理,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按行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支出范围,根据核定的支出数额划给相应的收入项目,使地方财政用指定的收入抵拨支出。 这一管理方式人们通常称之为“划分收支、分级管理”财政体制。(2)地方财政自主权进一步扩大时期。 195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改地方收支一年一定为一定五年不变;实行收支挂钩,将地方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和特殊性支出,分别确定不同收入来源。这次改革进一步扩大了地方财政管理的权限,提高了地方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3)财政重新高度集中管理时期。1959年,为进行经济调整,将一切基本建设投资权集中到中央,一些主要企事业单位收入划归中央,地方财政掌握的预算外资金统一纳入预算,一切财政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 (4)实行分级财政管理的新时期。改革后,实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即“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扩大了地方财政的自主权,调动了地方财政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