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足印
赤脚形成的痕迹,是人的脚掌直接与承受客体接触而留下的反映形象。人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遗传因素和各种生理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各部位的形态产生个体间的差异,这些个体差异又构成了赤足形态特征的个性。在足迹检验中,根据赤足印反映的个体形态特征可以直接对人进行同一认定。人的赤足依其生理结构,分为趾、掌、弓、踵四个区域。赤足印的形态特征是指上述几个区域的形状、大小、及其组合排列关系。我国痕迹学者针对中国人的脚型特点,对赤足印各区域形态特征作了归纳: ❶ 趾区:包括各脚趾印的大小、形状,各脚趾分布间隔,五趾印顶端连线的形态,趾节区的形状及脚趾的畸型特征。 ❷ 掌区:主要表现为前掌印四个边缘的具体形状,有平直形、弧形、外凸形、内凹形、波浪形、倾斜形等。 ❸ 弓区:表现为脚弓的高低(从脚弓印痕的宽度判断),脚弓印痕内缘与外缘的形状。 ❹ 踵区:表现为踵区的整体形状差别,呈现出圆形、椭圆形、柱形、类方形等不同形态。此外,在赤足印检验中还可以利用蜕皮、鸡眼、脚疔等临时出现的特征。人的脚掌皮肤表面亦生长著乳突线,构成形态各异的乳突线花纹,称为“脚纹”,亦称足纹。脚纹同手纹一样,具有“人各不同、终生不变”及“修复再生”的特性,在人身识别中的作用与检验方法均同于手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