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超现实主义摄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超现实主义摄影 西方摄影流派。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属现代派摄影。其艺术理论较严谨,认为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去表现现实世界是古典艺术家早已完成了的任务,而现代艺术家的使命是挖掘新的、未被探讨过的那部分人类的心灵世界。其主要表现的对象是人类的下意识活动、偶然的灵感、心理变态和梦幻。技术上,他们利用剪刀、浆糊、暗房技术作为主要的造型手段,在作品画面上将影象加以堆砌、拼凑、改组,把具体的细部表现和任意的夸张、变形、省略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现实和臆想、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从而产生奇特、荒诞而神秘的效果。主要摄影家和作品有:赖依《构图》(1932)、凯尔特斯《变形的研究》(1934)、马可宾《马可宾的自画像》、奥尔斯曼《沉浮的世界》(1961)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