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辙鲋
❶ 《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爲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后因以“辙鲋”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南朝} {陈}{徐陵}《与王僧辩书》:“壤虫之比黄鹄﹐辙鲋之仰{河}宗。”{唐}{孟郊}《新卜青罗幽居奉献陆大夫》诗:“笼禽得高巢﹐辙鲋还层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