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辟汗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辟汗草 中药名。 见《植物名实图考》。别名:黄花草木犀,品川萩,铁扫把,败毒草,真东刹里(朝名)。为豆科植物草木犀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的全草。 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 茎直立,多分枝。花期5~7月。果期8~9月。生于砂丘,山坡,草原,海边。分布黑龙江等地。花期收割全草,阴干。味辛苦,性凉。清热,解毒,化湿,杀虫。 治暑热胸闷,疟疾,痢疾,淋病,皮肤疮疡。《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杀虫,利小便。治皮肤疮,风丹,赤白痢,淋病。”《陕西中草药》:“清热败毒,止痢,截疟,健胃,化湿。治痢疾,疟疾,口臭,头痛。”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烧烟熏。 煎汤。 在疟发前1小时服用(《吉林中草药》)。 干茎含油2%~3%。草木犀能使鸡疟的红细胞被原虫侵染的数目减少,适当用药,血片检查可以变成阴性,能破坏疟原虫的形态使之灭亡。叶、茎,根的提取物可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根含皂甙,有溶血作用(pH在5.6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