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边钱会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边钱会起义 咸丰年间江西中部农民起义。 边钱会向以江西为主要活动地区,起自嘉庆初年,旋起旋伏。其结盟拜把时,将钱一文涂朱描金后分为两半,半边交给老大,名为“坐令”,半边交给三肩,名为“行令”,会中号令以半边钱为据,故立名为“半边会”。咸丰初,先有崇仁县边钱会李运红等,乘太平军进取湖南之际,自制衔名旗帜,借太平军名义张贴告示,邀约会众在凤岗墟起事,围攻巡检署,后退向宜黄。1856年4月石达开部进抵宜黄,在宜黄的边钱会起义军即加入了太平军。 自此分散于吉安、建昌一带的边钱会也渐与太平军相联络。8月,边钱会众在吉安建昌交界区团聚千余人发动起义,自宁都至永丰,在永丰西门外击败清军,立即与太平天囯国宗杨柳青会合,联合进军,先后攻占广昌、南丰、新城(今黎川)、泸溪(今资溪)、贵溪、铅山,随即进抵广信府城下。清广信知府沈葆桢求援于驻军玉山之安义镇总兵饶廷选,沈、饶两军内外夹击,边钱会军战斗失利,由兴安退向德兴。随即编入太平军,不再用边钱会旗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