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事情做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过:超过,过分。 犹:如同,像。 及:到,达到。 [出处] 《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功能、例句] ❶ 作宾语。杨述《恰到好处》:“孔子讲过:过犹不及。你的说法很像儒家的中庸之道。” ❷ 作分句。唐·韩愈《改葬服议》:“俭之与奢,则俭固愈于奢矣,虽然,未若合礼之为懿也。过犹不及,其此类之谓乎?” [同义] 矫枉过正 [反义] 恰如其分 适可而止 恰到好处 [辨误] 犹,不作“还”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