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道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道家 先秦学术派别之一。 奉“道”为宗旨,故称“道家”。又称“道德家”。 《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并说:“道家者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老子为道家创始人,庄子则继承、发展了老子思想。 另有所谓“道家别派”,即黄老学派,代表人物为慎到、田骈、环渊等。道家学说以老庄自然天道观为主要内容,强调效法自然无为之“道”。强调无条件精神自由,主张“无为而治”,宣扬“绝仁弃义”,与儒、墨之说形成明显对立。 其后,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强调清静自守、无为而治。 汉初黄老、刑名并称,颇为统治者所推重。道家崇尚自然之旨,对中国诗学及绘画艺术追求神韵及“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学观有积极影响。 道家思想对封建社会部分失意知识分子亦有消极影响。后世道教尊奉老子为教祖,其实道家乃学派而非宗教,二者实有区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