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于泰山
[结构] 补充式。 [释义] 比泰山还重。比喻意义重大。 于:介词,比。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为五岳之一。 [出处] 《战国策·赵策四》:“是以国权轻于鸿毛,而积祸重于丘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功能、例句] ❶ 作主谓短语的谓语。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❷ 作谓语。宋·苏轼《制科策》:“天下有事,则匹夫之言,重于泰山。” [附条] ❶ “重比泰山”。苏叶《总是难忘》。 ❷ “死重泰山”。《东周列国志》一七回。 ❸ “比泰山还重。”《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反义] 轻于鸿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