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梨枝叶
【名称出处】:江西《草药手册》 【概况】: 基源 为蔷薇科梨属植物豆梨的枝叶。 原植物 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 余项参见“鹿梨”条。 【化学】: 含芹菜素和木犀草素的-7-葡萄糖甙、3′-甲氧基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鼠李糖基葡萄糖甙、槲皮素葡萄糖甙、鹿梨甙(Calleryanin)、3、4-二羟基苯甲醇4-葡萄糖甙、咖啡酸、原儿茶酸、香草酸、对-羟基苯甲酸及其鹿梨甙酯、熊果甙、原儿茶酸3-葡萄糖甙、4-烯丙基酚、3、4-二羟基苯甲醇、反式和顺式绿原酸[1]、微量元素[2]。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7 [2] CA 1982;96∶64115f 【药性】: 性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根、叶:微甘、涩,凉。” 功效 润肺止咳,清热解毒。 主治 ❶ 江西《草药手册》:“治吐泻不止,转筋腹痛,反胃吐食。”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肺燥咳嗽,急性眼结膜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肺燥咳嗽,急性眼结膜炎:豆梨枝叶15~30g,水煎服。” ❷ 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治闹羊花中毒、藜芦中毒:豆梨叶60~120g,捣汁吞服。” |